“我是南开大学毕业的,在重庆有自己的房子,在编制内工作......”节目开始,男嘉宾自我介绍道。乍一看这段信息,张先生高学历、工作好、经济条件稳定,完全可以在相亲市场获得“优质”标签。
说到择偶标准,张先生也是分条列点、面面俱到。“我希望对方善于持家、性情温和亚星龙虎斗,最好是重庆本地的姑娘,住在主城区,工作稳定,父母有退休金,或者家里做些小生意...”
要求很多很详细,暂时也还没到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步,不曾想张先生接下来的言语行为让人迷惑不已,气跑两个女嘉宾,让主持人和一众工作人员陷入崩溃......他的择偶标准从后续一系列令人窒息的操作中,成为他“普信男”的始点。
“我对解放碑不熟”
第一个女嘉宾是KTV经理,年轻貌美能力强,在当地有房,与父母同居,理想型是找个耿直的爷们。两人还没正式见面,张先生就看了看手表,“你们这个节目能快点录吗?”主持人显然没有意识到开端这个苗头就不太对劲,打着哈哈把话圆了回去。
镜头一转,女嘉宾背对着他,主持人小红娘还特意设置了一个给张先生好好表现的小环节,让他形容女孩的背影。张先生皱着眉,似乎很为难,仔细斟酌了一番说辞,“这种问题我一般不喜欢回答,因为容易伤到人。”主持人脸色一挂,让他直面回答问题。
张先生酝酿一番,表示“不是我喜欢的类型,说实话。”说完又找补道,“她很苗条,很好看,只是我喜欢微胖型的。”待女嘉宾转过身,主持人再次给了他一个挽回印象的机会,提问对女嘉宾的感觉。
“高情商”人设再次上线,张先生似乎觉得直言不讳和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伤人与不伤人的区别,再度表示不喜欢回答这种容易伤到人的话题。
为凸显学识,他还举了“环肥燕瘦”的例子解释一番,表示女嘉宾属于“燕瘦”,他喜欢“环肥”,只是喜好不同,并没有说女嘉宾相貌不好的意思。
张先生的高论还没结束,紧接着又发表一番自己对相亲市场里“现货与期货”的看法,指出现在女孩子都喜欢找已成功的“现货”,不喜欢他这样尚在努力的“期货”。
其实女生对现货与期货并没有太大差别对待,关键在于对方是否有上进心,是否愿意为两人更好的未来而努力。张先生的片面理解直接将所有女生贴上同一标签,无怪乎为众人诟病。
初次见面已是很不愉快,为了配合节目,女嘉宾好脾气没有甩手离去,相亲到了两人进一步了解的环节。小红娘提议张先生带着女嘉宾去解放碑附近游玩,我们的男主角脱口说道,“我对解放碑不熟。”
场面再次陷入尴尬,张先生善解人意提出可以散散步,“我有点想去千厮门大桥,老早就想看看那桥上的风景。”主持人听他说个话头不容易,赶紧顺着说,“你看我们的女嘉宾今天穿了高跟鞋,你要不要给她买双平底鞋再走?”
不料男主角一谈到花钱就变了脸色,“那就不去了吧,有点远,还要上下台阶,反正只是互相了解。”言下之意,让他额外花钱是不可能的,因而两人就在周边散散步聊聊天。
张先生还自以为幽默地调侃说,女生天天穿高跟鞋,走点路没什么大不了,他自己也穿增高鞋呢。聊到各自的工作,他对自己编制内的工作十分自豪,听到女方在KTV工作,张先生先是重复了一句,“嗯......还是个时尚行业......”
言未说尽,这半截意味不明的话更显得他对这类服务型行业的歧视,张先生对着镜头表示自己从不去夜店酒吧这类娱乐场所,不能接受女方的职业。还提到过去相亲相到过一个空姐,他也是“经过一番了解”无法接受。
“那人家看得上你吗?”节目组似乎非常恼火张先生这份莫名的优越感,在后期制作中加上这么一个灵魂提问。且不说职业平等,大家都是靠自己本事挣钱,谁都不比谁差,男主角眼高手低的作风实在让人无语。
聊天进行到这里,两人已经走了好长一段路,主持人再次提出买平底鞋的问题,这时打脸名场面来了,原本对解放碑“一点都不熟”的张先生立马停了下脚步。
他一连提出了好几个方案,对周遭平价小店了如指掌,甚至说,“其实互相了解不用这么麻烦,我们在大树下的长椅吹吹牛、打打望,也是一样的。”
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显然已经超出主持人的预期。女嘉宾更是表示自己今天就当是见识奇葩,她无法继续参与节目录制。对方的境界不单纯是“抠”、“不愿花钱”,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处处透露着一股小家子气,别扭多疑,用自满自大来掩饰内心不愿承认的自卑。
气走了一个女嘉宾,张先生看上去如释重负,给节目组提了新要求,“之前有位老师联系我说,今天要见的女嘉宾是有正式编制的,她还来吗?”收获到肯定的回答,主持人安排见面时间时,张先生又犹豫了,“这么晚了,一会儿还要请你们这么多人吃饭,又是好大一笔开销。”
磨磨唧唧问过几轮,张先生确定对方是在事业单位工作,且工作人员有自己的工作餐,不需要他负责晚饭,这才答应下来,“那就见一见吧”。
“钱要花到刀刃上”
第二位女嘉宾似乎深得张先生心意,无论是长相、身材,还是家庭条件,都完美契合他在节目初提出的择偶要求,初见第一面就小声跟主持人表示“我很满意,是我喜欢的类型。”
如果你认为张先生在心仪的女孩面前会收敛一些,至少言语行为不那么“雷人”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他对女方的详细信息表示出特别迫切的探知欲,尤其是女孩住在哪个区哪个位置。
是否是主城区?靠近那边的商圈吗?张先生一路上自顾自问个不停,“听节目组的老师说你是在编制内工作,我也是诶,你是通过公招自己考上的吗?”女孩虽然内心不满,但出于礼貌仍是耐下心来微笑应对。
张先生还自以为用了一种情商高的问法,许是自己也觉得啰嗦唐突,又在句末补上一句“我就是随便问问”。见女孩修养极好得没有表示出不耐烦,他的“随便问问”更加猖狂。
“你大学是本科毕业的吧,毕业学校是?”“你父母应该都还年轻,有正式的工作吧?”......活像公安部门来查户口。
天都被张先生问得变了颜色,开始下雨。两人顺理成章要找个室内继续相亲。女嘉宾提出附近有一家日料店,张先生当即问了一句,“你在这里吃过啊?”总之是不大情愿。
女孩也不强求,两个人就在街上边走边聊边找合适的店坐下来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饭馆,最后还是去了那家日料店。
进日料馆前,张先生还不甘心,他很有社会经验地问了节目组要不要一起吃,没等女嘉宾来得及纳闷他为什么转性,他就图穷匕见表示是不是可以由节目组一起报销。
怎么看呢,尤其是在爱情方面,射手座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洞察力,他们有着一颗骄傲的心,他们的爱不离不弃,让我们深深佩服!除非你能用自己的美丽打开他们的心门,否则他们不会接受你的爱。
“完全放弃徒劳希望的人将以越来越多的沉默作为补偿。”
外围体育投注网站有哪些软件皇冠体育靠谱吗
突然大方问工作人员要不要一起吃饭?原来是想要节目组报销,这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。一行人进了店,人来人往,服务员上前迎了他们进去,还没等坐下呢,张先生一听人均150,当即说“我不想在这吃,我觉得没必要。”
大概节目组也不得不佩服张先生从不顾及颜面的性格特点吧。但他本人不这样想,大概是知道扭头就走会让人觉得小气。他站在门口,暂借了日料店遮雨的同时,又向节目组发问,“她是不是事业编?”
“不管是不是事业编,你总得让人家吃饭吧?”主持人显然很是崩溃,张先生对此又发表了另一套高论,“把钱花在刀刃上,符合要求再深入接触。”
女嘉宾再也听不下去,表示自己请客,张先生的表情立即缓和许多。两人总算能进店坐下。他担心女嘉宾不请客,只点了米饭。结果被服务员告知不够最低消费。
费用由谁承担?就这个问题,他与节目组起了争执。张先生执意要维护自己的“想法”,他说遇到过饭托,而且女嘉宾太好看,自己可能配不上,成不了,所以不愿意花钱。
相亲对张先生来说应该是个脑力活,他把自己从开始攀谈到日料店坐下的疑惑一一说明。从对方在父母退休问题上的迟疑,推测出她的父母可能是没有退休金的农民,接着又自顾作出穷养的女孩会对物质很看重的论断。
女孩心平气和坐下,逐条回答了张先生的隐忧,她表示自己的父母是做生意的,编制也都没问题。即便是这样的标准答案,张先生依然怀疑女方的相亲目的,你既长得好看,条件又好,怎么会缺对象呢?到这里第二段相亲也未半而终。女孩最终还是被他气走。
相亲是相见、相知、相熟的一个过程,张先生忽略了这个过程,想要达到期望的结果自然千难万难。自视甚高又悭吝刻薄,相亲相到确认对方为人生伴侣才肯花钱,要找到另一半属实不易。
“钱要花在刀刃上”,没人会去嘲笑这样一个道理,节制是美德。可张先生对于“节制”、“财尽其用”的理解和认知属实奇特。不怕为人节制,只怕掉进钱眼里,根本分不出什么时候是在刀刃上。
“他那么普通,却那么自信”
“普通且自信”字面义并不含贬低色彩,众生芸芸,庸庸碌碌,普通者居多,它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。自信这词单独看来更是一种美好特质,就算二者用代表转折的“且”字相连,应有之义该是“生而普通,不甘普通。”
“普信”这一梗词的出现,本质说来不过是部分人对“普通”与“自信”二者的权衡严重失调,简言之就是“双标”。奇葩相亲故事的男主角槽点满满,在节目播出后受到一众网友群嘲,首先让人啼笑皆非的就是他“双标”的择偶标准。
自身条件有限,对另一半却挑三拣四,婚姻和恋爱不是童话,尤其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,双方要考虑的问题更为现实。
“我父母都是农民,所以希望对方父母不要是农民。”“我在农村出生,家境并不殷实,所以希望女方家庭最好做些小生意。”精打细算,将两个毫无因果关联的分句凑到一起,难免让看众不屑嗤笑。
“这哪是找对象,这分明是望着人家精准扶贫。”网友的嘲讽不无道理。人的劣根性使然,趋利这点本无可厚非,可很多人都忽视了这社会的平等是相对的,势均力敌的婚恋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。
天上掉馅饼尚且有圈套,何况张先生是目标明确找“馅饼”,他以自身种种要求衡量别人,殊不知别人也在衡量他。
除了双标,男主角在节目表现中显然连尊重这一基本礼貌都没有做到,多次打断别人说话、不懂得换位思考、以自我为中心...种种雷点让张先生相亲百来次都没能成功。尽管如此,他还是自信满满,“现在女孩子都只喜欢现货,不喜欢期货。”转而将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。
有人说男嘉宾的雷言雷语也是一种“直率”,可直率并不是“没有修养”的遮羞布。
纵然有原生家庭和个人经历的影响,出身农村,通过高考改变现状,自己奋斗争取到有正式编制的工作,甚至还解决了父母养老问题。这一系列经历放到大部分人身上是励志,为何到了张先生这就变成了养成别扭性格的原罪?
“正因为他过去经历的种种,吃过许多苦,所以他希望另一半是完美的,是上天送给他的礼物。”节目最后的文案里写道。“可当这个完美的人来到他面前,他又接不住,不敢去把握,会本能地怀疑这么完美的人怎么可能是他的呢?”
要求高,自己又不去争取,归根结底还是骨子里的自卑作祟,本性多疑,加上他原来相亲过程中不愉快的经历,这些人性中不好的方面不自觉就会在与人相处中暴露出来。
“他过去吃了许多苦,但人生在世不称意,所有人都有不容易的地方,谁又一定得体谅谁呢?”或许在他父母看来,作为儿子,他确实优秀,做得比很多人都要好。
只是初次见面、毫不相熟的陌生人无法共情他的过去经历,更没有必要去理解他的思维习惯,接受他“奇葩”的恋爱观和人生观。
奇葩相亲故事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资、“普信男”的典例,深究下来无非是沾染俗气的经济现实。
生为俗人亚星龙虎斗,就逃不开俗事,与其抱怨出身跟阶级带来的不平等,不如想想办法提升自己,姿态放低一些,没有人会看不起通过努力去争取更好生活的人,关键是自己要能正确定位自己。